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十四章  (第1/2页)
    这世上有许多刚巧之事。b如说,养心殿的名字出自中国古代先贤孟子的话「寡yu而养心」。刚巧,现在养心殿里就住着一位寡yu的皇帝。再b如,今日我来养心殿探望这位寡yu的皇帝。刚巧,在门口儿就遇上了来给皇帝诊病的太医。    「什麽刚巧,」我心想,「这世上许多刚巧之事,不是人算计好的,就是老天算计好的。」    我和太医前後脚儿走进养心殿,发现皇帝正在西暖阁里诵经。    曾经,这西暖阁是皇帝的噩梦。自打四岁继位时起,直到十八岁大婚时止,整整十四年,他每天都要坐在这里听政。关键是,太后每天都要坐在他身後监督他听政。    现在,这西暖阁对皇帝来说,依旧是噩梦。太后把她的照片儿嵌入镜框儿,挂在墙上。皇帝每天都要仰视着太后的面容,念诵慈母经。只听他毫无生气地重复着四句话:「皇爸爸对我恩勤教诲,皇爸爸辅我垂帘听政,皇爸爸为我宵旰忧劳,皇爸爸命我亲裁大政。」    他刚要再来一遍,就被我打断了。    我喊了一声儿:「臣给皇上请安。」    皇帝转头惊道:「欧格纳先生。」    我笑着走进来:「皇上觉得意外嘛?」    皇帝请我坐下:「意外,也不意外。先生神通广大,没有见不着的人,没有办不了的事儿。」    太医也跟着进屋请安,可是皇帝不理不睬,拿他当空气一般。    我解释说:「臣今日受英国使馆之托,特来探望皇上。」    皇帝刚要说话,就听见太医cHa嘴道:「皇上,该请脉啦。」    太医从诊箱里拿出一个手枕放到桌儿上,然後坐在了我和皇帝旁边儿。    皇帝翻了个白眼儿,他知道太医是成心的,但也未气未恼,因为他懒得气,懒得恼。    皇帝问我:「外头的局势…」    「请皇上伸出右手。」太医果断地掐掉了这麽敏感的话题。    皇帝把手「噌」地一下儿甩出来,摊在枕头上。    太医按一按皇帝的手腕儿。    皇帝又问:「外头的局势…」    「请皇上伸出舌头。」太医再次果断地掐掉了这麽敏感的话题。    皇帝把头偏过去,「哇」地一下儿吐出舌头,又「嗖」地一下儿缩了回去。这哪儿是望舌瞧病,分明是做了个鬼脸儿。    太医啥也没看清,他知道皇帝是成心的,但也不气不恼,因为他不敢气,不敢恼。    皇帝不想再去问那外头的局势了,他刁难太医说:「朕的身子如何呀?」    太医回奏:「皇上脉象迟弱,舌红少苔,依旧是肝郁而肾亏。」    我不解地问:「肝郁?肾亏?皇上得的是肝炎还是肾炎呢?」    太医鄙视道:「西洋医学只谓炎症,实属浅薄。我东方医术博大JiNg深,讲求辩证统一,表里虚实。」    我非要刨根儿问底儿:「那麽皇上究竟有何不适?」    太医闭着眼睛,捋着胡子,一通儿乱编:「皇上这是YyAn失调,三焦不通,五行俱损呐。」    我给他搭个戏:「哎呦,这麽严重,皇上可还有救啊?」    听到这话,太医眼睛一瞪,白须一吹,没过脑子就斥责道:「胡说,皇上好得很。」    说完,他怔了一下儿,知道自己来了个吃了吐儿,紧着找补。    他笑嘻嘻地对皇帝说:「皇上C劳国事多年,积患成疾,这病重在调理,绝非一朝一夕可解。」    接着,他转脸儿冲着我,没好气儿地说:「关键是,皇上需要静养,外人切勿打扰。」    我觉得是时候把他支开了,便说:「那就烦请太医开具一则诊断书,臣也好对英国使馆有个交代。」    太医又没好气儿地对我说:「大人请稍候。」    接着,他又转脸儿冲着皇帝,笑嘻嘻地说:「皇上,臣去去就来。」    皇帝还是不理不睬,拿他当空气一般,八成儿还嫌弃他走得慢,心里想骂一句:「玩儿去吧你。」    太医离开後,屋里暂时就剩下我和皇帝两个人。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畅快许多,非常适合熟人儿聊天儿。    皇帝不屑地说:「朕得什麽病,全凭太医一张嘴。」    我笑一笑回答:「臣知道皇上无恙就好。」    皇帝向我抱怨:「朕身子无恙,只是心里不痛快。」    我分享些经验:「臣若是心里不痛快,便会找个偏僻无人的地方儿,狂叫也好,痛哭也罢,把苦闷发泄出来,心里就会好受许多。」   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