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双双谋反((含15万营养液加更)...)  (第1/5页)
    因有魏征过世之事,二月,凌烟阁的挂像仪式虽如期举行,典仪庄重,却少了喜庆之意——    若说魏征逝去是新痛,那么看着早已过世的一幅幅旧臣画像,便勾起二凤皇帝的旧哀来。    在他定下起凌烟阁的时候,功臣谱上已有十一位过世。    今日阁成,魏征又去,他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,阴阳两隔者,恰正半数。    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    皇帝怀缅过已故功臣,也未忽视还在的重臣:过世的功臣府上各得赐绢布一千匹,在世的则得赐了米粟一千石。    各位尚在的凌烟阁功臣皆回府自家去庆祝去了。    如李勣等稳重的臣子,都顺着皇帝的心意,哪怕在自家,也没有搞得吹拉弹唱迎来送往的,只是关起门来,自己反复品味这份荣耀。    毕竟,连宫中晋王早就定好的二月底大婚,都没有过分热闹,甚至比其余王爷的大婚礼制还简了三成。    这是晋王自己主动提出并坚持的:魏侍中方去,朝失贤臣,父皇伤怀,不愿为自己的婚事大cao大办。    因晋王此举,朝中大臣们对这位年轻王爷的印象,除了仁厚纯孝和善,又多了一条敬重老臣。    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    很快,低调的朝臣们就纷纷庆幸,还好上月没有在自家欢喜沸腾。    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    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    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    “谋反?真的是谋反吗?不是被人诬告了?或是误传?”媚娘闻此信都忍不住反复跟姜沃确定了好几遍。    她倒不是了解这位齐王,她只是震惊于真有王爷敢造当今的反!    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    姜沃点头道:“是真的谋反了,证据确凿那种。”    齐王李祐,皇帝第五子,比魏王李泰还小两岁,七年前封了齐王,领齐州都督职。    因他不是长孙皇后所出嫡子,皇帝也没啥舍不得的,早早就按照规矩为他配齐属官,让其出京到封地上呆着去了。    哪怕在王爷中,都属于比较没存在感的了。    结果,人家一彰显存在感,就干了票最大的!    而且齐王的谋反,还格外彻底,都不留后路,直接就在封地齐州王府内自立为皇,开始册封宰相将军了。    消息一传到长安城中,李祐的生母,后宫的阴妃娘娘就厥过去了,一病不起。    负责管理后宫的韦贵妃是个实在人,直接令人到太史局请个吉日让人开工锯木糊漆:先把棺椁备下呗,也算冲冲喜。    人都说养儿为了养老送终,这可不,就给她‘送终’来了。    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    “齐王是怎么想的呢?”朝中好多人都与媚娘一般,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。    不是,虽说太子的储君位看起来摇摇欲坠,但你一个八竿子跟皇位打不着的皇子,你造哪门子反啊。    姜沃因能纵观整个封建王朝,所以更难理解些:从京外造反一路打进皇宫,成功当了皇帝的藩王,有且只有明太宗朱棣。    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,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    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是真的比人与猴子差的还大:朱棣那是什么高超水准,对上朱允炆这种愣头青皇帝和李景隆这种送菜的大将,还要历尽艰辛才能靖难成功,而李祐……    姜沃听说过这位王爷的风评:骄奢yin逸,鱼rou百姓,贪蠢妄为。    就这,还想走王爷打进京当皇帝,这种地狱级别上位路线?    此时京中坐镇的还是二凤皇帝。    大概皇帝也觉得此事太荒诞了,于是又等了几日,等来了齐州不肯协同谋反,逃奔回京官员的最新情报。    原来齐王李祐一向爱搜刮百姓,前几年皇帝便斥责过他,并将他府上的长史给换了位刑部出身的刚正官员,令其盯住李祐。    起初李祐也知道怕,但憋了两年后,实在忍不住了,固态重萌,依旧派恶奴出门欺压齐州百姓,劫掠富户钱财,搜刮民脂民膏。    新长史果然刚正不阿,当面劝阻齐王不成后,当即表示要上书奏明陛下。    李祐当时正处于烂醉状态,闻言一时恶从心上起,直接让人把这长史官给捆了,亲手给剁了。    等酒醒后,再后悔害怕也晚了。    “父皇早厌我,此番必要夺我王爵!说不定连性命也难保,既如此,不如豁出去反了!”    皇帝基本弄清了前因后果,便给了这个儿子一个精准的评语:“何愚之甚!”    然后也懒得为这个蠢货多费心,直接在朝上点了班师回京后正在做兵部尚书的李勣:“将那畜生捆了来京!”    皇帝对有儿子拉队伍造反,一点担心也没有。    有的只是恼火。    皇帝很恼怒,接到圣命的李勣大将军也很烦恼。    唉,这种抓造反皇子的事儿可不好干啊!万一齐王不肯被活捉,自个儿寻死了咋办?到底是皇帝的儿子,若是还未进京亲□□代罪名,就死在他李勣平叛过程中,那他说不定就要跟着倒霉了。    他咋命这么苦啊。    然而圣命不可违,李勣再苦也得上路。    很快,他率一百精兵轻骑疾出长安——连兵都没带,皇帝给了他缉拿齐王的圣旨,以及调动齐王封地附近济、青等地府兵的权柄。    对付齐王,确实也用不着真正的精锐。    果然李勣到达齐州后,轻轻松松围困了齐王。    唯一的难点,倒是在于劝降。    吓得歇斯底里的齐王,以死威胁不肯出府投降。    李勣只好拿出毕生的耐心来哄骗人:王爷啊,快出来吧,你是陛下的亲生儿子呢,就算一时犯了错误,可也没造成严重后果确实是,连齐州城都还没出去,就被瓮中捉鳖了,只可惜有好几个不肯追随造反的官员被他杀掉了,你只要投了,跟着臣回长安去认罪,皇帝难道会杀了你吗?    他这样边哄骗齐王,边在城外按圣旨杀‘协同谋反’之罪逆附臣,如此刚柔并用,不过三四日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